提高目标控制的预见性
提倡在预先分析目标偏离可能性的基础上,采取主动控制,因为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可以解决传统控制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改变偏差已经成为事实的尴尬局面,从而使控制变为有效。既然对项目主动控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目标的预见性呢?
一、要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项目控制的预见性是建立在详细调查分析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各类有利不利因素,认真识别目标风险的基础之上,这就必须要求项目控制者本着为国家负责、为工程负责、为本人负责的态度正确运用好手中的权利,采取科学的方法、高质量的做好每一步工作。
二、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目标控制预见性的基础条件。工程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比如组织、协调和综合能力,要求有一定的政策、技术和业务水平等等。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工作所针对的工程建设过程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很高。只有同时具备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有可能未雨绸缪。
三、熟悉工程建设中相关的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合同意识。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合同和法律意识淡薄,而造成项目目标失控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一方面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熟悉项目建设的相关合同,把握参建各方的工作范围,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有很大裨益。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应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参建各方在合同和相关补充条款中明确相关内容,避免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完善而造成甲乙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争议,从而集中各方面力量在工程建设中。
四、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对项目控制的预见性,随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贯彻实施,新的工程建设标准将不断的出现,新的质量验收标准也将不断提出,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把握国家规程、规范和新标准的动向,时刻组织工程指挥部的人员学习和掌握。而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的涌现,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和整理信息,完成对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批。
五、善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和吸取自己和他人经验教训,是一个人和组织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通过总结和借鉴,可以事先避免同样问题的重复出现,提高对目标控制的预见性。
六、健全建设单位管理制度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转。对项目目标的预控制仅仅依靠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效果不会太理想,全员应该发挥各自的才能和团队精神,以取得卓有成效的管理业绩。
最后更新于 2011-08-21 17:42:00 并被添加「管理」标签,已有 1380 位童鞋阅读过。
本站使用「署名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可自由转载、引用,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