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往好处想
妈妈问孩子:“今天上学发现,口袋里的十元不见了,请往好处想…” 孩子回答:“还好不见的不是一百元…”爸爸回答:“捡到的人一定很高兴…”
妈妈问孩子:“今天上学后开始下起大雨,请往好处想…”孩子回答:“还好舅舅家住的近,可以帮我送伞…”
妈妈问孩子:“很用功的准备段考后,成绩非常的不理想,请往好处想…”孩子回答:“还好不是联考…”
这个游戏很有趣,凡事往好处想,整个心情就变的不一样了,记得有个故事,一个女孩遗失了一支心爱的手表,一直闷闷不乐,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因此而生病了。父亲问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了十万块钱,你会不会再大意遗失另外二十万呢!”女孩回答:“当然不会。”
父亲又说:“那你为何要让自己在掉了一支手表之后,又丢掉了两个礼拜的快乐!甚至还赔上了两个礼拜的健康呢!”女孩如大梦初醒般地跳下床来。说:“对!我拒绝继续损失下去,从现在开始我要想办法,再赚回一支手表。”
人一旦学会正向思考,凡事都会往正向发展。
正向思考,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 ~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观念,这个游戏或许大家真可以用在生活中,道理不在懂不懂~只在做不做,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林清玄写的《教堂与坟墓》。
在维吉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他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吉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心里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里面并无灯光,门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接着,朋友感慨地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了。”
这个故事非常好,使我想到,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是如实地显露着平等,没有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当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要保持拥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样。
在感觉希望离我们很远的时候,换个角度可能就会看见它的踪迹。希望离我们可能就只有一朵花的距离《逾越一朵花的距离》,作者是感动。
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它在花落后会结出豆荚形的果实。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可以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由于产量低,其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这是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结果。因为香子兰果实的珍稀与贵重,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经常为争夺它发生武力冲突。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岛上的居民引进了香子兰和帮它授粉的长鼻蜂。那年春天,香子兰在岛上生长茂盛,并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这令留尼汪人很高兴。但令人们想不到的是,那些长鼻蜂竟然出了问题:它们无法适应火山岛上的生活,最后都死去了,而当地蜜蜂对这种外来植物毫无兴趣。
香子兰的花期短暂,每朵花只开一天,没有授粉者,就意味着这些花朵全部凋谢也结不出一颗果实,人们心急如焚,却只能眼看着花谢而绝望。
一天,一个心有不甘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下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没想到这一捻竟捻出了奇迹,不久以后,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这样,岛上的人们才知道,香子兰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长鼻蜂,人工也可以为它授粉。这个发现,使得香子兰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
如今,每当香子兰花开时,人们只要随身带一个长长的针,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务。
香子兰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希望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无动于衷、消极等待而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奇迹就会出现在眼前。
*************************************************
人一定要抱着希望来正向过生活,再苦再累,只要心中有希望,都能挺过去。当然,希望可能会破灭,但是呀,没关系,再生一个不就得了吗?只要凡事往好处想,希望一定源源不绝,随时随地在您身边
最后更新于 2023-05-19 17:30:26 并被添加「人生 换位思考」标签,已有 1528 位童鞋阅读过。
本站使用「署名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可自由转载、引用,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